埃米(英文angstrom,简称Å)是半导体、晶体学、原子物理、超显微结构等常用的长度单位,音译为"埃",1Å等于纳米(10^-10米)的十分之一。近日,美国英特尔公司宣称正在加紧开发尖端半导体20A,并将此标志着埃米时代的到来。因此有关专家认为,半导体行业正在进入埃米时代。
回顾半导体历史,我们会发现,衡量半导体尖端技术的指标一直使用纳米,特别是半导体电路的线宽。按照摩尔定律的预测,半导体的性能将在约2年内翻一番。这已经被行业内的主要玩家如三星和台积电所实现,它们目前最尖端的技术是3纳米半导体,并计划量产。与之相对,英特尔的最新技术是7纳米,显然落后了一步。
然而,英特尔的20A技术是否能让它一跃超过竞争对手,实现2纳米技术呢?答案可能并不乐观。因为实际上,从约5年前开始,5纳米、3纳米等指标就已经与电路线宽的实际尺寸出现背离。目前还没有关于应测量半导体电路的哪个位置的国际标准,三星和台积电正在量产的3纳米也只是企业方面的说辞。
在这种情况下,英特尔宣告埃米时代的到来,但并没有明确说明是长度单位。这让人不禁怀疑这只是一个营销口号,目的是彰显其先进形象。英特尔可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掩盖其在生产技术开发上的落后,以及被竞争对手甩在后面的尴尬局面。
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英特尔真的能够实现20A技术,那么这将是半导体行业的一次重大突破。因为这将意味着半导体的处理能力和数据存储容量将大幅度提高,电力消耗将得到有效抑制,半导体晶片的微型化也将取得显著进展。这将为智能手机、汽车、家电、机器人、工业机械等所有工业产品的进化提供强大的动力。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的线宽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纳米级别的问题。如今的线宽更多地是把单位面积的半导体元件数与过去的自身产品进行比较,根据元件增加了多少来计算。虽然这样的计算方式简单易懂,但不能单纯地用这个数值来进行性能比较。还需要关注实际的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存储容量、省电性能、订单量等。
因此,对于英特尔的20A技术,我们既要看到其可能带来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也要保持警惕,不被其可能存在的营销手段所迷惑。同时,我们也期待英特尔能够在技术上真正实现突破,而不仅仅是在营销上做出创新。毕竟,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真正的竞争力还是来自于科技的创新和进步;正如国际知名学者周海中先生所言:“科技创新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文/张莹莹(作者单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文理学院)
本文属原作者授权投稿专栏,须取得本网站的书面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或用于其它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