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语言文化,有着无穷的魅力,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国教育家周仪荣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举行的学术讲座《语言的魅力》里曾经说过:“语言的魅力主要在于讲出的话语让人感到舒服。说出的赞美,发自内心,让人欢心;表达的忧虑,来自灵魂,让人同感;指出的问题,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可见语言是说话之道,更是探讨问题之道。下面就简要谈谈什么是语言的魅力问题。
语言的魅力是智慧的技巧,是文化的底蕴,是凝聚力,是感召力,是明显的吸引力。例如我国古籍《晏子使楚》里有,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典故;又如诸葛亮只身过江,舌战群儒的例子。无论晏子的善于辞令、还是诸葛亮的巧舌如簧,文化的底蕴付之于语言的魅力,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语言是一种神奇的东西,相同的内容,如果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者用不同的语调和不同的节奏,就能表达出不同的态度和情感立场。
例如上公共厕所。今天你“来也匆匆,去也冲冲”了吗?以前去到公共厕所,大便池墙上经常贴着“请冲厕所!”几个大字,人们好像司空见惯,和没贴差不多。现在的公共厕所,经过改进,即干净又卫生,厕所门和墙上,会有一温馨标语,“来也匆匆,去也冲冲”,人们使用完厕所,看到这个温馨标语,就有点不好意思不冲厕所了。前一句意思,厕所给你解了急,后一句意思,你就应该去劳动,把它冲干净,这种念头好像是油然而生的了。
又如开私家车。为了避免前后车辆相撞,就在自己车尾部加贴黄色会反光贴画,上面有一个有顽皮小狗,下面有的写是“我不想让你吻!”“别碰我,我怕疼!”“我是新手!”等,一句醒目的温馨提醒,就会引起后面司机注意,可能在司机注意不集中时,带来了开心和快乐,这就是方便了自己,快乐了别人啊!可见语言的魅力真是无处不在,就连饭店里的空调上都写上“你少动我!”标签,停车场会有“要想来开车,待到醒酒时。”的牌子;特别是当下的广告,更是会使人有购物的想法。
美国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先生在《语言的突破》前言中曾经提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他本人的智力的技巧,而另外85%取决于沟通的能力、讲话的技巧以及说服他人的能力。未来社会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竞争性更强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需要更多合作的社会,它要求人与人之间有更多的交往,对人的语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素质,能言善辩是一个人寻求发展机会的重要条件,也是走向社会、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们已清醒地认识到语言表达能力已成为人才必备的素质。
正确使用语言非常重要。如我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先生曾经这样婉拒一个急于采访他的记者:“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味道很好,你会想去见那只下蛋的母鸡吗?”这句话不仅表达出自己拒绝来访的想法,又不失大雅;这样的婉拒既不使气氛僵冷,而且还让人们更加尊敬这位谈吐幽默的老人。同样是拒绝,却拒绝的不动声色,这就是语言交流的魅力所在。如果不会正确使用语言,我们不仅不会拥有良好的人缘,还会处处得罪人。那么,我们将失去“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尚情操,也失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共鸣。与其如此,不如让我们学会如何用语言架起沟通的桥梁。
文/陆婷婷(作者系香港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博士后)
本文属原作者授权投稿专栏,须取得本网站的书面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或用于其它商业用途